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亂世中登高一呼的領袖──陳禎祿


「他是飽讀詩書的學者,成功的商人,卓越的政治家,獻身人群的愛國主志士,始終以身為馬來亞人民為榮,堅持自己是馬來亞華人,更是馬來亞華人公民地位的奠基者。……他是第一位鼓吹與發揚種族和諧合作,以建立一個馬來亞人的馬來亞國家的政治先知先覺者;與國父東姑合作,領導爭取馬來亞獨立建國,為馬來亞各族公認的開國元勳。」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第1任總會長簡介〉


◎序:時代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馬來亞華人的政治意識與活動有三個傾向,那就是華族新移民的「傾向中國」,海峽僑生的「傾向大英帝國」及還有一部分的人「傾向馬來亞共產黨」,想藉此推翻殖民地政府。

傾向中國的華族新移民最初是受到保皇黨和同盟會等組織以及中國領事的爭取,接著又被中國國民黨支部所影響以致産生了民族主義思想。海峽僑生都以英籍民自居,在義和拳之亂時,他們曾發出組織自願軍以助英軍撲滅義和拳的呼籲。第一次大戰期間,他們還曾捐贈噴射機給英國抗敵。不過他們也曾向英政府要求更大的參政權。傾向馬來亞共產黨的華人則是國際共產黨以及印尼共產黨人宣揚共産主義的影響所致。他們加入馬共,反對英帝國主義。1942年,日本進攻馬來半島及新加坡時期,他們才與英軍並肩作戰,抵抗日軍。

華人政治意識的提高是在二戰時期。二戰初期,日軍揮師進犯馬、新。華人基於保護鄉土的觀念,一方面與殖民地政府共同負起抵抗日軍的任務,另一方面又支援中國的抗日運動。此舉導致日軍佔領馬、新之後對兩地的華人進行鎮壓,諸如遊街示眾,強迫勞動,監禁及殺害等行動皆時有所聞。在日軍統治期間,光是被檢舉而後被殺害的華人,據估計也有數萬之多。日軍又向華人收取「奉納金」,此舉弄到千千萬萬的華人家破人亡。

不過,這三年多的苦難使得華人體認到應與其他民族共同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之重要。因此上述戰前具有三種不同政治傾向的華人,到了戰後,便都把本邦當成自己的祖國,以本國爲他們的效忠對象,並積極爭取公民權和參加建國事業,以期避免另一次被侵略與掠奪的災難。這些行動使得戰後初期華人的政治運動和馬來同胞的政治運動聯合,匯成了當時馬來亞的政治發展主流。


◎崛起:由商場轉往政壇

1883年4月5日,陳禎祿(Tan Cheng Lock)出生於馬六甲。他的高曾祖陳觀夏於清乾隆年間,從中國福建南來馬六甲發展,事業有成,家族遂定居於馬六甲前後200多年。陳禎祿出生時,陳家雖仍擁有龐大財富,但因為他的父親陳恭安未獲繼承祖業,僅能從祖業收入中,分得固定的生活費,家庭經濟並不富裕。
陳禎祿雖然只懂得英文、馬來文及中國方言(福建話),卻經常翻閱英譯本的中國古典文獻。早年畢業於新加坡萊佛士學院,曾當過6年校長。1908年他回到馬六甲,投身橡膠工業,商途順遂,最多曾同時兼任20多家工商機構的董事職位。富甲一方之餘,他也積極從事社會與社團的活動,歷任馬六甲中華總商會及他創立的「海峽殖民地英籍華人公會」的主席、副主席。他關心馬來亞本土居民的利益,主張生活在馬來亞本土的馬來人、華人居民應擁有與歐人同樣的平等權利。

由於工商業方面的輝煌成就,和在社會上的積極活動使陳禎祿成為受人尊敬的馬來亞華人領袖,也深受英殖民地官員另眼相看。1912年受封為太平局紳;1916年出任麻六甲鄉村局委員。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 - 1918年)後,由於他在委員任內勤於發言、意見精闢,且積極參與當時有限度的政治活動,因而受到殖民政府的重視,1922年起受委為海峽殖民地行政議會議員,至1933年,更升任為執行委員。任內,他對當時英殖民官員和歐人對於華人的種種歧視行為表示不滿,提出抗議。1932年12月23日,他發表一份呈給英殖民部的備忘錄,刊登在當時的《英文海峽時報》,文中指出英殖民政府歧視華人的政策,使得以本邦為家鄉的華人感到恐懼,並將在巫人(馬來族)與華人(也包括印度人)之間造成明顯的裂痕,時間一久更可能擴大為族群間的相互仇視。他更以立法委員的身份在議會上慷慨陳辭,要求增加亞籍人士的非官方議員席位;他為麻六甲河沿岸的貧窮馬來漁民請命,籲請殖民政府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此外,他極力促請英政府准許非英籍民加入馬來亞民事服務、華人婚俗合法化、提倡民選制度並建議執行議會延攬亞籍人……等。


◎高峰:馬華公會的創辦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 – 1945年)日本人佔領馬來半島期間,陳禎祿流亡印度,但仍然心繫馬來亞本土華人和所有離開中國的海外華人的未來。1943年9月4日,他在印度孟買宣佈成立「海外華人協會」(Overseas Chinese Association),並擔任主席。他的目標是:「保護海外華人的利益;團結華人,確保生存與自衛。」同時,他寫信給當時的殖民地大臣,說明自己從印度回馬後,將成立一個華人協會,以爭取馬來亞華人的利益。

戰爭結束後,聯合國宣佈成立,殖民地人民爭取獨立聲浪,如風起雲湧。然而,英國政府有意將馬來亞改為馬來亞聯邦(Malay Union),希望藉以延長其殖民地統治壽命。這份馬來亞聯邦憲法是在1946年初公佈,引起大多數馬來人民的不滿,馬來領袖呼吁組織政黨。巫統(UMNO)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由拿督翁領導宣告成立,反對馬來聯邦,維護巫人的利益。英當局決定讓步,取消馬來亞聯邦,改由沒有華人代表的一個委員會另起草一份不利華人的馬來亞聯合邦新憲制。

在華人社會方面,華人的政治力量還是支離破碎,沒有一方能代表整個華人社會,華人無法組織起來有效反擊《馬來亞聯合邦》新憲制。當時,作為華人商會領袖的陳禎祿及其他華團領袖,都曾力促華人團結起來,保衛自己民族的權利,可是絕大多數的華人還是保持冷漠及不過問政治的態度。因此,在1948年,華人的政治命運可說是陷於最低潮的時期。新的《聯合邦憲法》(Federal Constitution)通過了,它嚴厲限制外來移民獲得公民權,只有那些父母是在馬來亞出生,或在馬來亞居住15年,且能說英語、巫語的人才能申請為公民。新憲法同時也恢復了馬來蘇丹原有的權力,以及馬來人的特權,尤其是政府部門的公務員,必須是馬來人佔大多數。1947年10月,陳禎祿領導華人發動「總罷市」來反對馬來亞聯合邦憲制。

1948年6月,馬來亞共產黨拿起武器走入森林,展開武裝革命。政府宣佈實施緊急法令,當時華人夾在英軍與馬共戰爭的中間,處境非常惡劣。許多華人被英軍扣禁,被驅逐出境,甚至被英軍和馬共槍殺;幾十萬鄉區華人被趕出他們生活了幾代的村子,他們的屋子,連同生產工具、財物,很多時候就這樣被英軍一把火燒掉。英政府的高官還揚言,要把這些鄉區華人集體遣送出境。為了拯救水深火熱中的華人同胞,陳禎祿提出組織「馬華公會」的建議,立刻得到全馬各州華團的回應,各州加起來超過50個華團,紛紛召開聯席大會支持成立馬華公會。當時,擔任聯邦立法議會議員的16位華籍議員也全力支持,並成為發起人。另一方面,英國欽差大臣葛尼爵士鑒於政府當局要爭取民心及獲得人民廣泛的合作,亦希望有一個有力量的華人權威組織來領導華人。於是,1949年2月27日,即緊急法令實施8個月後,「馬來亞華人公會」正式成立,陳禎祿被選為總會長。陳禎祿在闡述馬華成立的主因時說:「我黨之成立,近因主要就是因為效忠馬來亞的華人在緊急狀態下受到苦難,緊急狀態不但危及許多華人的性命,威脅華人的切身利益,而且還使人懷疑我們對本邦的傳統效忠誠意。其實,許多華人已把馬來亞視為自己永久的家鄉。」


◎晚年:推動馬來亞獨立

馬華成立後,首要任務是阻止英政府驅逐華人返中國的計畫,接著是設法籌款,包括發行18期福利彩票,從盈餘中籌集資金,用來協助那些被集中在「華人新村」的同胞,蓋搭棲身的木屋,提供糧食、醫藥和金錢的援助,並為他們爭取一些最基本的民生設施,如食水供應、流動診療所和設立華文小學、民眾會堂、圖書館等。陳禎祿於1949年至1958年領導馬華,1953年與巫統合作,結成「華巫聯盟」,從參加全國各州的市議會選舉開始,進而召開9次圓桌會議,探討聯合邦選舉細則、為爭取英國上下議院支持馬來亞的獨立鋪路、成立委員會負責考慮及修改聯合邦憲法,以至召開第1、2次全國國民大會,通過《立法議會選舉細則》與《修改憲法報告書》。華巫聯盟成立後不久,印度國大黨也加入,聯盟遂成為了三黨、三民族的陣線。

1954年2月25日,英殖民政府欽差大臣宣佈不同意立法議會選舉及修改憲制報告書,拒絕自治大選,不願交出政治權力。同年5月,華巫聯盟代表團赴英倫與英談判,要求舉行立法議會自治民選,失敗而歸。華巫聯盟為此於6月13日召開緊急會議,通過杯葛各級議會,所有縣、市、州、聯合邦的各級華巫議員辭職抗議,也發動遊行示威施壓。當時已屆71歲高齡的陳禎祿奮不顧身,領導馬華與華人社團參與抗議。馬來亞終於在1957年8月31日脫離英殖民統治,宣布獨立建國;同年11月14日,馬華公會發動申請公民權運動,成功地讓超過100萬的華人取得公民權,確立了華人參與國家的公共決策,共用政權的憲法保障。陳禎祿因爭取國家獨立有功,獲聯邦授予最高勛銜:「敦」,後世皆尊稱其為「敦陳禎祿」。

敦陳在1960年12月13日逝世,享年77歲。為了表揚他對國家的貢獻,聯邦政府給予他國葬的殊榮,全體內閣一齊送殯。馬來亞國父東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於1960年12月21日在下議院發表的哀悼辭中指出:「如果沒有敦陳當時給我那種巨大的支持,我必須承認,我所領導的爭取獨立的使命,將無法完成,或者須付出流血和不安的代價…。無論從任何角度看,敦陳禎祿是一個傑出的人,他是一個飽學之士,一個成功的商人,一個能幹的政治家,一個獻身社會人群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卓越的愛國主義者。」


◎附註

1.馬華公會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Malaysian Chinese Association) 簡稱馬華公會(Party MCA),或簡稱為馬華(MCA)。成立於1949年2月27日,原名馬來亞華人公會,馬來西亞成立後改為現名。馬華公會是一個代表馬來西亞華人的單一種族政黨。因為該黨所有黨員皆是由馬來西亞華人和具有華人血統的公民組成,所以定名為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目前該黨為馬來西亞第二大黨,黨員有85萬人以上。
馬華公會黨旗










2.華人新村
華人新村是1950年代馬來西亞英國殖民地時期設立的一系列華人集中定居點。其目的是為了在長達12年的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阻止華人與馬來亞共產黨領導的馬來亞人民解放軍接觸。這個策略後來被證明是相當有效的。據估計,今日整個馬來西亞半島仍有120萬人居住在452個華人新村內,其中85%是華人,10%是馬來人,印度人佔5%。部分華人新村雖破舊不堪,其狀態無異於貧民窟。但是也有部分華人新村居民已經將原本的木屋翻新成現代式洋房,例如巴生班達馬蘭新村就有許多由簡陋的木屋翻新成豪華的大洋房。
在西馬半島,現存的450個新村,是這片土地的活遺產。然而,也許還有人不知道,相隔十多年,在東馬也有三個新村誕生了,而且是全東馬絕無僅有的三個。它們的名字,就叫「新生村」、「來拓村」和「大富村」。它們成立的原因同樣跟共產黨有關,只是西馬新村因馬共而起,東馬新村則因砂共而生。東馬絕無僅有的三個新村的故事,要從「鐵鎚行動」開始說起。分別來自三個新村的居民將口述那段失去自由的親身經歷,展現了那一個戒嚴的時代,被歷史擺布的無辜人們,在苦難中掙扎求存的故事。















3.敦
敦(Tun):是馬來西亞的最高榮譽,全國只可以有50人擁有此名銜,華人獲此封銜僅9人。現時最後一位被封為敦的是國家石油公司前主席丹斯裏阿茲占。在馬來西亞擁有敦頭銜者,地位最為尊貴。


◎心得

東南亞的華人,到底是經過多少革命多少努力才走到今天這個程度,不去了解,生在台灣的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我們的語言有些重複、有些共通,甚至血液裡也有些相似的東西,但我們真的是太少接觸這些人了,生在台灣,這是種常態,都只注意到自己這塊海島與對面的那塊大陸,忽略了這些同胞。
查了陳禎祿的資料,對馬來西亞歷史略知ㄧ二後,真的覺得生存在海外的華人很不簡單,能在馬來西亞走到今天這種地步更是不簡單。但不管在哪塊土地上,華人社群與當地其他族群的關係都是重要的課題,而其通常也都很難處理,幸好後來馬來西亞華人團結起來,與馬來西亞人合作,共同對抗英國,才換得馬來西亞今日的和平,也希望這種族群合諧可以持續,甚至日益精進,讓所有在馬來西亞的民族都可以安心的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把這況土地視為真正世世代代的家。
族群與族群間的問題,永遠也解決不完,看看台灣,目前又是選舉時節,如果可以不被那些政治炒作,各群體都能互助合作,說不定也可以向馬來西亞那樣在國際上有所進步。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E9%99%88%E7%A5%AF%E7%A6%84 (陳禎祿)
http://zh.wikipedia.org/zh/%E9%A6%AC%E4%BE%86%E8%A5%BF%E4%BA%9E%E8%8F%AF%E4%BA%BA%E5%85%AC%E6%9C%83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D%8E%E4%BA%BA%E6%96%B0%E6%9D%91 (華人新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6%AC%E4%BE%86%E8%A5%BF%E4%BA%9E%E5%B0%81%E9%8A%9C (馬來西亞封銜)

馬來西亞華裔族譜中心──陳禎祿
http://www.mychinesefamilytree.net/ppl/wellknown/335.html

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黨史
http://www.mca.org.my/cn/about-us/about-mca/history-zone/party-history/

馬來西亞華人史
http://cyber.cs.ntou.edu.tw/~b88058/MyWebs/Folder/malaysiachinese.htm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東南亞華人社會結構心得

  社會結構的意義有三層。首先,它可以代表社會階層,例如印度的社會結構就是種姓制度。再者,社會結構可以代表社會規範,例如中國儒家文化中的孝道和倫理,即是一種社會結構。而社會結構最常代表的意涵,也是最重要的內涵,就是"社會關係網路"。何謂社會關係網路?簡而言之,就是一種動態真實的社會呈現,反映出個人與結構實際的互動關係。每個人的家庭背景,性別,年齡,經濟背景等等外在微小因素,都會影響一個人的思維,觀念,和對所處社會的不同見解,也就是因為這樣,才會產生不同的社會地位,也才會有社會結構的出現。

  在東南亞華人社會結構中,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從古至今就有許許多多的民族往來於此,再加上後來的殖民文化,因而形成多元文化。此時,單就華人在當地生活而言,難免會複雜許多,也就會產生許多社團,來適應當地生活或維持自身安全與利益。某方面來說,更可以利用群體中的長者力量,來維持一個地方的秩序。或許,也就是這樣,華人才能更順利的融入當地社會,因為華人在當地多從事商業的工作,一來有助於帶動當地社會發展,二來能把商業技能傳入以農耕為主的東南亞社會中。但是,有時因為華人在當地社會所處的社會地位太處關鍵,所以會引起在地人的反抗,就如印度時有所聞的排外情節。

  從社會結構,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社會的問題,無論是過去現在或是未來,例如從人口結構上,我們可以看出未來是否有老人化問題,這個國家是否有進行過節育政策等等;從職業結構上,我們可以了解這個國家的經濟狀況。細部一點的社會結構,我們更可以探討一個部落或村莊和社會的互動關係。東南亞華人社會結構事實上是十分複雜的,並且每個國家的結構也有一定的差異,值得慢慢思考。